公司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从全国较大绿色石化基地看舟山油气全产业“链变”

从全国较大绿色石化基地看舟山油气全产业“链变”

9月16日,记者驱车前往鱼山岛,昔日小岛已变成了一座产业城,总投资**2000亿元的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


一座体量巨大的“*工厂”,在交通不便、物资贫乏的海岛上快速崛起。整整7年,舟山海投下属的舟山石化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乐世意见证了这个奇迹的诞生。


“‘鱼山速度’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中铁建港航局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项目党支部书记刘鹏飞,仍清晰记得团队经历的一道道难关。

2017年9月底,中国铁建港航局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承建全国较大的高桩梁板式码头。码头长达2175米,打桩数量高达2031根,原本需要2年的工期压缩至9个月……

没有先例可借鉴,一个个困难怎么破?只有全力拼争!

物资**是基础,项目部动态编制设备物资**表,确保原材料、设备设施等提前运达项目工地;水上施工,与大海抢时间,800余名工人、近120名管理人员,全部2班倒,24小时扎在工地上,牢牢抓住每一个作业窗口期……

在刘鹏飞的记忆中,较忙的时候,4艘打桩船同时作业,并匹配了8艘运桩驳以及相应的锚艇、定位驳和拖轮,近20艘船舶组成一支“打桩大队”,热闹非凡。

国内一次性应用TSC桩(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较多,这是刘鹏飞团队遇到的另一个困难。和普通的钢管桩不同,TSC桩重达93吨/根,两层钢板间有一层混凝土,桩身没有吊耳,标高控制也很困难。

通过一次次测试,刘鹏飞团队摸索出有效的桩头保护及标高控制工艺,一次性完成了106根TSC桩的桩基施工。期间,未出现一例桩头破损、标高有误的情况。

在鱼山岛,这样的**常规、**速度,并非个例。刘鹏飞还与记者分享了鱼山大桥水陆接壤段工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2018年,鱼山大桥工程卡在了距离鱼山岛最后150米的位置。“围填海后的沿海区域地质尚未完全稳定,打桩面临非常复杂的地质条件,还要穿过海底沼气密布的地带。”刘鹏飞团队“临危受命”。

为了确保大桥的稳固安全,项目部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将桩设计成了直径2.4米、长116米的“大家伙”。每根桩长相当于30多层楼高。

建设者们凭借顽强的毅力、精湛的工艺,让鱼山大桥接线段的每一根桩都牢牢扎在灰鳖洋底。“咽喉”工程成功打通“最后一公里”。

站在鱼山观景平台远眺,一座座大型石油炼化设施鳞次栉比,原油、石化产品运输码头一字排开,**较高较大的火炬塔群昼夜不息。

能源与环境和谐共生,在炼化塔林之间生动演绎。火炬塔架里面熊熊烈火燃烧,可周边却没有刺鼻气味。施工人员和记者分享了其中的“绿色”密码。


一期项目中,环保总投入近152亿元,做到了“油不落地、气不上天”;生产厂区使用脱硫清洁燃料,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期项目中,使用了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在**石化领域实现颠覆性改变。


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隔海相望,如今的岱山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正酣。这是岱山深挖国家战略叠加赋能、产业集聚抱团优势的关键一招。占地约2.67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已成为业内的“香饽饽”,吸引数十家企业扎堆布局。


放眼未来,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中心,一条集炼油、化工、高端新材料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延伸,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6000亿元。




舟山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活力激荡


开放创新,拥抱世界。东海之滨,活力激荡。

至此,作为浙江自贸区的“发源地”,舟山片区围绕“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这条主线,发挥舟山港口、岸线资源和产业特色优势,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全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


不产一滴油的舟山,却敢于“无中生油”。大力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打通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保税油加注等关键环节,舟山片区在全国率先获批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赋权政策,集聚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油气企业10000余家,构筑全国较活跃的油气产业发展高地。

积极发展油气进出口贸易,深化与上期所“期现合作”,打造区域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2021年,舟山港年油气吞吐量达到1.32亿吨,跃升全国**大油气贸易港,累计实现油气贸易额19033亿元,年均增长83%。

今年8月的最后一天,又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舟山跃居***五大加油港。


jgj18768.b2b168.com/m/

返回目录页